1.1根據(jù)工藝布置圖,確定各吊點滑輪組及卡套懸掛件等在牛腿上及拐角梁上的安裝位置,拉線找正后安裝,并與牛腿或拐角梁預埋件緊固聯(lián)接,緊固方式按照圖紙規(guī)定。
1.2安裝時,應保證滑輪組各鋼絲繩槽與鋼絲繩走向同步一致,水平誤差不得大于5mm,滑輪組與吊點梁之間聯(lián)接緊固牢靠無松動。
1.3吊點滑輪組與幕體滑輪中心應一致,并垂直于水平面,用鉛垂測量時不得有明顯的歪斜和位移。
2.1 根據(jù)配重框滑輪中心,吊線找正拐角滑輪安裝位置進行安裝。
2.2 保證拐角滑輪鋼絲繩槽與配重框滑輪槽一致,使裝好后的鋼絲繩垂直于水平面。
3.1安裝前應根據(jù)圖紙及技術要求對部裝件進行校核,在設計預定位置吊裝驅動及阻尼機構就位,驅動機構卷筒轉向應與鋼絲繩走向一致,底座與予埋件焊接固定.驅動機及阻尼機構應整體吊裝,不允許拆分后再拼裝。千萬注意驅動機安裝的方向,若驅動機平臺在左側(面對觀眾廳),驅動裝置方向應使阻尼缸靠臺口墻(卷筒朝舞臺方向)。
3.2根據(jù)平衡重寬度和拐角滑輪位置確定平衡重導軌安裝位置,吊線找正后吊裝導軌就位,在預埋處施定位焊,檢測無誤后焊牢。
4.1將導軌垂直吊裝在幕體安裝位置兩側,測量并調整幕體預留位置尺寸,預留幕體與導軌之間的間隙。
4.2吊線二維方向找正導軌面垂直于舞臺水平面,將導軌安裝在預埋件處施定位焊.檢測二維垂直度符合要求后焊牢。
5.1根據(jù)圖紙把幕體面朝觀眾廳一面的幕面蓋板全部裝好,然后將幕體各塊,按左中右裝配連接成上中下三(層)組,在最上層幕體組上,安裝起吊固定滑輪組及各起吊點連接件。
5.2起吊上層幕體組垂直于舞臺平面,檢查幕體面平直與否,調平調直;檢查各聯(lián)接處是否連接牢靠,安裝巖棉前必須上緊。
5.3吊裝配重框就位,鉗裝后應保證配重框導向裝置良好導向,然后將配重框吊至上極限位置。
5.4檢查提升機構相關件的安裝,確認符合要求后,用驅動鋼絲繩把配重框與幕體上層各吊點連接緊固。
5.5按圖示走向,始端與驅動機構及配重框聯(lián)接固定,終端與防火幕體各起吊點處聯(lián)接。其中:起吊鋼絲繩通過幕體滑輪組和卡套懸掛件之間復式聯(lián)接。每接頭處的鋼絲繩卡不得少于3個。
5.6在起吊鋼絲繩與驅動機連接及盤繩時,應將驅動機與阻尼器之間的鏈條卸開。驅動機卷筒上的鋼絲繩至少不得少于兩層。
5.7將驅動機接上臨時電源,將上層提起后裝中間幕體層,上下層幕體聯(lián)接時,應找正平面,確認符合要求后緊固連接。
5.8安裝巖棉和蒙面蓋板:上下層幕體分塊連接后,上層裝巖棉和蒙面蓋板。巖棉用膠粘固定。
5.9根據(jù)上述安裝步驟安裝下層幕體,直至整幕體安裝至要求。
5.10上述安裝過程起吊或定位時,應盡量利用驅動機構和平衡重裝置,起吊后定位必須牢靠,以確保施工安全。
6.1根據(jù)幕體高尺寸,確定密封砂盒的安裝高度,調直后與預埋件施定位焊,檢測無誤后焊牢。
6.2吊裝導軌側板時,吊線找正,施定位焊.檢測無誤后在側板內側面間斷焊接.焊縫長300mm,間距100mm。
6.3按照圖紙尺寸,安裝幕體上密封蓋板,導軌槽鋼組件,下緩沖墊等,裝焊好后應達到良好的隔煙密封效果和緩沖作用。
6.4 水簾裝置的安裝(此裝置安裝與否根據(jù)合同及圖紙確定):噴水管安裝時要高于幕體0.5m,噴水眼的方向要朝向幕體,詳見圖紙要求,進水端與建筑上消防水管法蘭聯(lián)接。
7.1本設備安裝完試車啟動前,首先應認真對各部件安裝情況與圖紙進行校核,檢查各焊接處、用螺栓聯(lián)接部件之間聯(lián)接處,是否牢固可靠. 計算和配平幕體與平衡重之差至圖紙設計要求。
7.2防火幕阻尼及驅動提升機構的聯(lián)機調試:
7.2.1將幕體降落至臺面上,掛上驅動機構與阻尼器之間的鏈條,再電動提升幕體至距臺面500mm處(注意:此時必須將電機反轉方向線頭斷開才可使用,即幕體下降不能使用電機驅動,而只能是自由下落狀態(tài)),松開抱閘,幕體下落,觀察變速位置是否在200mm處,如果不在此位置變速,松開鏈條手動盤動阻尼器上小鏈輪,掛上鏈條再試,直至達到要求。
7.2.2 阻尼器在出廠前已將幕體的速度及變速位置調節(jié)好,安裝現(xiàn)場不應再調節(jié)。
7.3按照使用要求進行通電試車
7.3.1按正規(guī)使用要求安裝驅動機動力線,線路的規(guī)格、型號,接線端子配置,線的接法等應符合設計要求。
7.3.2開動驅動機提升幕體時應達到平穩(wěn),無卡滯等要求;接近行程終端時,應注意觀察設備各行程開關是否安裝到位,必要時調整至要求。
7.3.3 幕體緊急下降時的無電源手動拉閘機構,應達到操作靈活、性能可靠。
7.3.4 幕體下降至臺面過程要求平穩(wěn)、自由下落無卡滯、與舞臺面接觸時無明顯沖撞。
7.3.5電動驅動提升時,系統(tǒng)運行不得有任何異常,若發(fā)現(xiàn)故障應立即停車,檢查并排除故障后再繼續(xù)試車至要求。
7.3.6整機試車合格后,幕體表面噴涂防火涂料至圖紙要求。
7.3.7 試車合格后在砂盒中按高度要求裝入砂子。
8.1幕體各吊點鋼絲繩松緊應一致,幕體升降無晃動,無傾斜,起落通暢無卡阻。
8.2幕體起升速度為:0.1m/s。(允許誤差在±10%之間)
8.3幕體下落過程在距臺面2m以上為:0.2m/s, (允許誤差在±10%之間);在距臺面2~0.2m時應有二級阻尼減速,速度為0.1m/s, 在距臺面0.2m以下時,速度為0.05m/s,(允許誤差在±10%之間)。
8.4各吊點滑輪和拐角滑輪轉動靈活,吊點滑輪鋼絲繩不得與底板摩擦和干涉。
8.5手動拉閘操作靈活方便,在適宜的位置應有明顯的“緊急時使用”字樣標志。
8.6幕體防火涂層應均勻牢固無脫落。
8.7幕體下落后四周密封良好,以實現(xiàn)舞臺起火后的防火隔離作用。
8.8電器系統(tǒng)
8.8.1電器元件、配線等應符合設計要求,控制回路的電壓不得超過220V。
8.8.2各電器元件與配線不得與水或油接觸,保證設備在正常運轉時不會意外觸電。
8.8.3所有電器設備的金屬外殼、電纜的金屬外皮均有可靠的接地。
8.8.4操作臺上的顯示應與設備運行情況相一致。
9.1 幕體升降晃動量,傾斜度:目測.必要時用直尺測量。
9.2幕體起升,下降速度:用秒表檢測,下降時分段檢測。
9.3各吊點滑輪,拐角滑輪等在安裝前用手盤轉動檢測靈活程度,安裝后試車運轉時目測。
9.4手動拉閘機構應在無電源控制情況下進行試驗,要求十次.所測數(shù)據(jù)應一致。
9.5幕體防火涂層:目測。
9.6電氣系統(tǒng):用電阻表、萬用表等測量。